ID: 23923211

江苏省镇江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712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镇江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cover
江苏省镇江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监测地理试卷 2025.09 本试卷共8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相符。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区域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 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作答,线条、符号等须加粗、加黑。 5.考生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地球绕太阳公转会在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图1为“地球上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 1~3题。 1.四个地点按纬度由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为 A.甲、丁、乙、丙 B.乙、丁、丙、甲 C.丙、乙、丁、甲 D.丁、乙、丙、甲 2.9月17日,乙地日出 A.东北 B.正东 C.东南 D.正南 3.夏至日,丁地日落的地方时大约在 A.15:00 B.17:00 C.19:00 D.21:00 地理试卷 第1页 (共8页) 500万年前维龙加火山群突然喷发,改变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图2为“维龙加火山喷发前后示意图”。维龙加火山群周边人口稠密,其东侧的维多利亚湖面积约69484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淡水湖。据此回答4~6题。 4.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A.1:50000000 B.1:5000000 C.1:20000000 D.1:2000000 5.维龙加火山喷发后,刚果河 A.盐度显著上升 B.流域面积增大 C.注入尼罗河 D.变成内流河 6.较东非高原同纬度地区,维龙加火山群周边人口稠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我国海南岛五指山森林覆盖率高,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广泛,森林类型和土壤有机碳(简称“SOC”,指土壤中来源于生物体的有机物质中所含的碳元素)具有显著的垂直差异。五指山低海拔区域流水汇集,径流较大。图3为“五指山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五指山低、中、高海拔森林类型分别为 A.山地雨林、常绿季雨林、苔藓矮林 B.常绿季雨林、苔藓矮林、山地雨林 C.山地雨林、苔藓矮林、常绿季雨林 D.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苔藓矮林 8.推测五指山 SOC 高值区普遍分布在 A、低海拔 B.中海拔 C.高海拔 D.山顶 ).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五指山原始热带雨林 A.面积更广阔 B.生物量更大 C.干湿季明显 D.落叶树种少 地理试卷 第2页(共8页) 褶皱生长过程中同时发生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层即“生长地层”,“生长地层”记录了褶皱生长演化的历史。图4为“不同类型‘生长地层’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 10~11题。 10.当沉积速率大于褶皱隆升速率时 A.背斜山发育显著 B.生长地层发育不明显 C.内力作用更明显 D.地形起伏变化不显著 11.研究“生长地层”时,a较b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A.岩层较老 B.褶皱出露 C.地层完整 D.挤压力强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5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冷锋、暖锋分别位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图中干线附近易产生降水,其水汽主要来源于 A.密歇根湖 B.墨西哥湾 C.北冰洋 D.太平洋 14.图中温度与露点差异最显著区域,影响其气团性质的主导性因素是 A.地形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