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2329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元测试(带解析)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5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6-2017,解析,测试,单元,潮流,中国
  • cover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 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A.主张民主科学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3.戊戌维新之前,严复请皇帝“结百姓之心” ,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高呼,瞻识共主”。谭嗣同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据此,两人都主张( ) A.发动群众 B.重视民意 C.君主立宪 D.托古改制 4.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 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 A.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张向西方学习 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5.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 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6.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 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 7.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 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8.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 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9.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 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C.民族主义的高涨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0.1895年和1898年,康有 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乘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 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11.《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 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