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543

6.1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383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树立,观念,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 cover
八上《6.1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树立法治观念》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了法律的作用、法治观念的表现,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本框内容,一是要理解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青少年需要树立法治观念,明确法治观念的表现;二是要明确树立法治观念需要做到敬畏和信仰法律,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青少年不但自己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而且要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法律已有初步接触,通过新闻、校园普法等场景知晓“要守法”,能列举如闯红灯违法等案例,但多停留在不违法就没事的表层认知,对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的深层内涵缺乏理解。 从学情看,学生虽能区分违法与合法行为,却难以清晰理解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和评价准绳”的作用,对法治意识为何需要内化为信仰的逻辑认识不足,易将守法等同于怕处罚。同时,生活中一些违法现象易让学生产生困惑,需引导其分析背后法治素养的缺失。教学中需结合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从具体场景中理解法治意识的价值,从被动守法深化为主动认同,增强法治观念。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恶意“薅羊毛”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事例,认同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号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身边的守法违法行为,理解守法与尚德的一致性,培养尊重他人、恪守道德底线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买真退假”使用“极速退款”牟利被刑拘的事例,明确法律是评价行为合法有效的准绳,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健全人格:通过分析“薅羊毛”成功之因,树立法治意识,培养自律、理性、负责的人格品质,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消费场景和身边的守法违法行为,意识到青少年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责任,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积极传播法治观念,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贡献力量。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意识的表现;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的做法。 教学难点:将法治意识内化为内心信仰,转化为具体行动。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互动探究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6.【设计思路】2025年8月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买真退假”使用“极速退款”牟利的新闻,“薅羊毛”一词在网络兴起之初,形象地描绘了消费者利用电商平台或商家促销政策,合法获取优惠的行为,但是近些年随着网购的兴起,部分用户利用平台规则等恶意“薅羊毛”侵占非法利益,触及法律底线。故本课以该新闻引出恶意“薅羊毛”这一现象来使学生明晰法治意识,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在网络“薅羊毛”乱象中明晰法治观念?下设两个分议题,分议题1:思原因·屡触碰法律红线是为何?分议题2:寻对策·如何为乱象画上终止符?通过观此案件法律后果—看恶意“薅羊毛”乱象—析“薅羊毛”成功之因—辨析消费场景行为—生活中“法”无处不在等议学情境,从个案说到群体现象,从消费场景说到生活各处,以此使学生明晰法律的作用、法治观念的表现,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问题,帮助学生从具体场景中理解法治意识,从被动守法深化为主动认同,增强法治观念。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热点观察:“买真退假”使用“极速退款”牟利 现如今,网购成为大家习惯性的购物方式之一,新买的衣服鞋子到货试穿后如果不喜欢或者不合适,可以申请退货退款。如果你信用良好,在申请退货退款的一瞬间,便能立即收到商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