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544

6.1树立法治观念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52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法治,树立,观念,格式,教学设计,2025-2026
  • cover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6.1《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设计 课题 《树立法治观念》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法治观念:明确法治观念的内涵,理解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掌握树立法治观念的具体要求,学会用法治思维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2.道德修养: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违法行为的道德与法律后果,强化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形成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的价值取向,将法治观念与道德修养相融合。3.健全人格:在分析法律案例和参与法治实践中,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增强对法律的内心认同,形成稳定的法治信仰和行为准则。 重点 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难点 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思考:曾某的行为给你什么警示 人民陪审员以案释法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提示:警示我们遵守法律、法不可违。以案释法有利于人们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6.1《树立法治观念》重点问题:1.什么是法治观念 2.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 3.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思考:曾某的行为给你什么警示 人民陪审员以案释法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答案 讲授新课 探究一 什么是法治观念思考:结合以上名言,你如何理解法治观念?提示: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探究二 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 思考:小伙的行为为什么受到网友点赞?提示: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面对女子的咄咄逼人,小伙的行为合理合法,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因此受到好评。思 考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 提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笔记: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 ①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探究三 如何树立法治观念思 考一 :店主和游客都被行拘,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我们要敬畏和信仰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思 考二 :假如你是店主,面对该游客的行为,你会如何做 提示:在多次劝离无果后,我会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用法律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利。思考一:小王为什么会受骗?提示: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不知道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思考二:如果学过相关法律,可以如何避免?该案例说明学习法律有什么现实意义?提示:查证企业资质、保留证据、向劳动部门投诉。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思考: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说说你的收获。提示:法治手抄报、国旗下法治讲话等;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位乘客行为的看法。提示:两位乘客的做法是错误的。两位乘客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道德和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警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呢?提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