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部版)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制作乐器》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2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6单元《制作乐器》 单元主题 创意乐器工坊 一一从设计到演奏的工程之旅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单元主题 创意乐器工坊一一从设计到演奏的工程之旅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音乐科技节挑战赛 学生化身“乐器设计师”,完成两项任务: 1.任务一:解密乐器原理(对应第16课) 1.探究乐器发声原理,设计能演奏5个音高的乐器图纸。 2.任务二:制作与优化(对应第17课) 1.制作乐器原型,调试音准,在科技节上演奏《小星星》片段。 最终目标:在校园科技节举办“自制乐器演奏会”,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 音质奖。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13. 工程设计与物化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34年级) 学习内容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34年级) 学段目标 1. 科学观念:理解振动发声原理及音高影响因素 (3-4年级) 2.科学思维: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高规律 3.探究实践:设计并制作乐器原型,调试改进 4.态度责任:合作解决工程问题,体验创造乐趣 四、单元款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构成 本单元包括《认识与设计乐器》和《制作与演奏》两课,围绕“乐器制作” 的工程实践主题展开,引导学生从原理认知到物化创造,完成完整的工程设计流 程。 (二)分课内容解析 1.第16课《认识与设计乐器》 (1)核心内容: ①乐器分类与发声原理:探究弦乐器(琴弦振动)、管乐器(空气柱振动)、 打击乐器(物体自身振动)的发声机制。 ②影响音高的因素:验证弦的松紧、长短、粗细对音高的影响(如吸管排箫 中空气柱长度与音高成反比)。 ③设计实践:观察真实乐器结构(如共鸣箱),绘制设计草图,规划材料(吸 管、橡皮筋、纸盒)与制作步骤。 ·空气柱越长,音调 ·琴弦越长、越松、越 ·发声体越大或越长, 越低 粗,音调越低 音调越低 ·空气柱越短,音调 ·琴弦越短、越紧、越 ·发声体越小或越短】 越高 细,音调越高 音测越高 琴弦振动 空气柱振动 发声休振动 弦乐器 常乐器 打击乐器 乐器 根据乐器发声原理 设计制作乐器 (2)关键活动: ①拨动不同琴弦对比音高差异; ②设计“能发出5个不同音高”的简易乐器方案(如标注吸管长度梯度)。 2.第17课《制作与演奏》 (1)核心内容: ①物化模型制作:按设计图加工材料(如裁剪吸管、密封管口),组装乐器 原型。 ②测试与迭代:调试音准(对比标准音阶音频),解决结构问题(如加固支 架)。 ③成果展示:演奏简单旋律(如《欢乐颂》),分析改进方向(如音域扩展)。 (2)关键活动: ①用橡皮筋、纸盒制作弹拨乐器并校音; ②小组合作改进乐器稳定性与音色。 原理:振动发丹 制作原型 第16课认识与设计 探究:音高影响因素 第17课制作与演奏 演奏属示 测试改进 输出:设计图纸 (三)课程逻辑关系 两课形成“认知→设计→物化→优化”的递进链条: 1.《认识与设计乐器》聚焦科学原理(振动与音高关系)和工程设计思维 (限制条件:音阶数量、材料成本),为制作莫定理论基础。 2.《制作与演奏》强调工程实践(工具使用、模型制作)和迭代思维(测 试→改进→展示),将抽象设计转化为实物产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