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820

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576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人教,第一,整体,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上册
  • cover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 小学科学(人鄂版)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大单元教学设计 HCN∠ CH2 H,C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人教版/鄂教版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1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单元主题 热能探秘局一一 解锁热传递的密码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热能探秘局一一解锁热传递的密码” 围绕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现象,探究热传导、对流、辐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 的应用。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热能工程师挑战赛” 学生化身“热能工程师”,完成四项任务: 1.任务1:破解壶身传热密码(对应第1课) 2.任务2:追踪水的升温轨迹(对应第2课) 3.任务3:解密炉火周围的热能(对应第3课) 4.任务4:设计高效保温装置(对应第4课) 最终目标:举办“校园热能科技博览会”,展示保温杯设计成果。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有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3.2热传递现象) 3.2.1热传导; 学习内容 3.2.2热对流; 3.2.3热辐射; 3.3材料导热性 ①描述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学段目标 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热传递的因素; (5-6年级) ③解释保温/散热原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概览 本单元围绕“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主题,包含《壶是怎样传热的》、《水 是怎样热起来的》、《炉火周围的热现象》和《保温和散热》这4课内容。 (二)分课核心内容分析 1.第一课《壶是怎样传热的》 (1)核心内容:通过观察烧水壶(金属材质),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 式(热传导)。 (2)关键活动: ①实验:加热金属棒一端,观察火柴棒掉落顺序(离热源近的先掉落)。 ②结论:热沿物体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传递方向为单向或多向扩散。 (3)生活联系:解释煎锅手柄不烫手的原因(塑料/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 2.第二课《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1)核心内容:探究液体(水)受热时的传递方式(热对流)。 (2)关键活动: ①实验:加热烧杯底部,观察木屑/色素在水中的循环运动(热水上升、冷 水下沉)。 ②结论:液体通过对流传递热,形成冷热流体的相对循环。 (3)拓展应用:分析暖气片使房间变暖的原理(空气对流)。 3.第三课《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1)核心内容:研究热无需介质直接传递的方式(热辐射)。 (2)关键活动: ①实验:对比深色/浅色物体在阳光下吸热能力(深色吸热更强)。 ②结论:热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递,与颜色、表面性质相关。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