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907

11.1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表格式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2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1,2025-2026,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八上 11.1《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教学设计 课题 11.1 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第1课时,是“军强才能国安”主题的开篇内容。本课聚焦“人民军队”这一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核心力量,通过梳理人民军队的构成、性质与使命,搭建“军队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逻辑关联,为下一课时“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奠定认知基础。从教材价值来看,本课既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国防观念的关键载体,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党指挥枪”原则、增强对人民军队情感认同的重要环节,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实践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人民军队”的认知多源于直观体验,如阅兵式、救灾新闻、军旅题材影视,对军队的“威武”“勇敢”有感性认同,但缺乏对军队构成、领导原则、使命任务的系统认知。他们容易被军队的英雄事迹感染,却难以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与重要性;对“军队纪律”的认识可能停留在表面,未深入关联“作风优良”与“人民爱戴”的内在联系。此外,学生具备初步的自主预习与材料分析能力,但在梳理历史脉络(如南昌起义、三湾改编的意义)、提炼军队性质时,仍需教师引导搭建逻辑框架。 核心 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程与原则,认同“党指挥枪”的根本要求,坚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信任,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2. 道德修养:感受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树立向军人学习的道德榜样,提升爱国奉献的道德觉悟。 3. 法治观念:了解人民军队受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认识“纪律严明”是军队建设的法治要求,理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背后的法治精神,增强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 4. 健全人格:在分析军队英雄事迹与使命行动中,培养坚毅、担当的人格特质,摒弃“和平年代军队无用”的错误认知,形成理性看待国防建设的健全思维。 5. 责任意识:明确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的使命担当,进而反思自身作为公民的国防责任,增强关注国防、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意识。 重点 掌握人民军队的构成;理解人民军队的四大性质。 难点 理解“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与重要性;关联军队性质与使命任务,认识“军强”与“国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阅兵视频合集,视频播放结束后,以情感提问引导:“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什么特质?这样的军队对我们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待学生简要发言后,顺势引出课题《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学生活动: 专注观看视频,直观感受人民军队的威武气势;结合视频内容与自身感受,积极回应教师提问,初步建立“军队强大”与“国家安全”的关联认知。 通过视觉冲击力强的阅兵视频,激发学生对人民军队的情感共鸣,避免开篇概念的抽象化;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后续新课学习铺垫情感基础与认知方向。 讲授新课 1. 自主预习:梳理军队“基本信息” - 教师活动: 明确预习任务,巡视课堂,观察学生预习进度,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进行初步解答。 -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课本,按要求提取关键信息,用不同符号标注“已知内容”与“疑惑点”;完成预习后,与同桌简要交流自己找到的“军队构成”相关信息。 2. 生活观察:守卫蓝色国门———认识军队“基本面貌” - 教师活动: 呈现“边防官兵巡逻执勤”的图片(配简短文字说明:某边防部队在我国南海岛礁日常巡逻,守护蓝色国门); 提问引导:“结合图片与预习内容,谁能说说这支巡逻部队属于哪支军队?我国人民军队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 邀请学生发言,待学生梳理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兵种”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