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323

3.1 地表在变化 分层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659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表,变化,分层,练习,答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课题 1.地表在变化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在各种自然力量(如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下会发生缓慢且持续的变化,了解地壳运动等也会使地球表面发生剧烈变化。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地表变化的现象和相关知识,运用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能对不同的地球表面变化案例进行比较和分类。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模拟实验(如模拟流水侵蚀、风化等实验),观察并记录地球表面变化的过程;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条件允许时)等方式,收集地球表面变化的证据。 态度责任目标:对地球表面变化的探究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意识到地球表面变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树立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地球表面的变化有的是( )因素引起的,有的是( )因素引起的。 2.( )作用会使岩石破碎,逐渐形成土壤。 3.河流的( )作用会使河床变深、变宽。 4.( )运动是地球内部力量导致地球表面变化的重要原因。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5.实验名称:模拟流水侵蚀实验 实验材料:塑料盒、沙子、泥土、水、小水壶 实验步骤: 在塑料盒中铺上一层沙子和泥土,模拟山坡地形。 用小水壶装水,模拟降雨,从塑料盒的上方缓慢倒水。 观察并记录沙子和泥土的变化,以及水流的路径等。 实验现象:水流经过的地方,沙子和泥土被( ),形成小沟壑,有物质被带到下游区域。 实验结论:流水具有( )作用,能改变地球表面的( )。 第五题 第六题 6.实验名称:模拟岩石风化实验 实验材料:一小块岩石、烧杯、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将岩石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浸泡一段时间。 迅速将岩石取出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重复几次。 观察岩石的变化。 实验现象:多次重复后,岩石出现( ),甚至有小块( )。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7.材料:黄土高原曾经植被茂密,后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放牧等活动,植被遭到破坏,加上当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问题:分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方面,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 ),当地降水集中且多( ),流水侵蚀作用( );人为原因方面,人类过度开垦、放牧等活动破坏了( ),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 ),加剧了水土( ),从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8.材料:我国在一些山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 问题: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对当地地球表面变化有什么影响? 答案: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辩论题: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变化的影响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自然、人为 2.风化 3.侵蚀 4.地壳 实验探究 做一做 冲刷、侵蚀、地形 6.裂缝、脱落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疏松、暴雨、强烈、植被、下降、流失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植被得到恢复,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还能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降低流水侵蚀作用,有利于保持当地的地表形态,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正方: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变化利大于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变化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首先,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人类通过修建矿井、开采石油天然气等活动,获取了大量能源与矿产资源,为工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动力和原材料,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现代社会的繁荣成为可能。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建造高楼大厦、公路铁路、桥梁大坝等,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原始形态。这些建筑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交通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