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881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表格式(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0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数学,上册,五年级,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名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要求,学生应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经历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探究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借助方格纸或实物模型,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分别对应长方形的长与宽,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S=ah;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正确测量数据后计算其面积;在合作交流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养成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价值。 学习重点 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底×高”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在不同方向上准确找出对应的高。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而不是“邻边相乘”; 在非标准摆放的图形中准确找到与指定底边相对应的高; 沟通割补前后两个图形的面积不变性,认识到形状改变但大小未变的本质。 评价任务 1. 能在提供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出任意一条底边及其对应的高; 2. 能动手剪拼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说明面积不变; 3.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道理; 4. 能独立完成教材例题中玻璃面积的计算并写出完整解答过程; 5.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12cm 的不同平行四边形。 资源 与建议 使用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65页内容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以“工人安装玻璃”情境引入;准备每人一套学具:印有平行四边形的方格纸、剪刀、直尺、彩色笔;教师提前制作若干组不同尺寸的平行四边形硬纸板模型用于演示;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每4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操作任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验证,在错误中发现问题本质;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先从数方格开始,逐步过渡到公式推导。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真实场景,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学校最近正在装修,工人们在搬运一块特殊的玻璃,这块玻璃的形状不是常见的长方形,而是像斜着的矩形。出示课本第65页图示:左侧工人搬运玻璃,中间安装楼梯扶手,右侧标注“玻璃示意图”,其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底边标有1.2米,垂直高度标有0.7米。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图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 (2)、引发认知冲突,明确研究主题   提问:你知道这样的玻璃有多大吗?也就是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长×宽”,那平行四边形能不能也用类似的方法来算呢?有的同学可能会猜是不是“底边×斜边”?或者“底边×另一条边”?这时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1.2×0.7或1.2×某个斜边长度,但无法确定结果是否正确。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该怎么算?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可靠的方法来验证。 学 习 过 程 二、动手操作,探究公式 (1)、借助方格纸,初步感知面积   发放带有平行四边形的方格纸(每个小方格代表1cm ),要求学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面积。提醒学生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或将两个半格合为一格。经过仔细数格,大多数学生得出该图形面积约为28平方厘米。记录这一结果,作为后续验证的依据。 (2)、启发转化思路,尝试剪拼重组   引导思考:我们会不会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我们会算面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