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263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学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657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空前,导学案,经济危机,世界,资本主义
  • cover
高一__班 第__组  编号___ 姓名___ 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预习自学】 2.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提示:从①美国的经济地位; ②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概念解释】: 1、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自由放任政策———最早是由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提出来的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支配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大英帝国,但没有在德国或是美国有太大影响。其基本特征主要有: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来推动。②消费者主权。企业在协调生产和经营决策时,必须根据和考虑消费者的偏好。③政府的天职是“ 守夜人”。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疑难阐释】 1.如何理解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社会就是一个整体,生产也不再是以手工作坊一样独门独户,一件产品的产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力合作。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做大利益就必须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高度结合,社会生产需要有序性;但是私有制就是生产资料等属于个人,因为资本家追求的是最大的利润。资产阶级主要依靠资本主义私有制即剥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榨取剩余价值。这样就会造成盲目生产,带来生产的无序。这个无序跟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有序就产生矛盾。造成供求脱节导致经济危机。 2.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给人们什么启示: (1))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內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如国家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的建立。 (2)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二战后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促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3.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为什么失败? 在胡佛的任内,他已经开始采取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只不过这些措施的幅度可能比较小,也比较浅,不像罗斯福那般大刀阔斧。不能就此将胡佛归在自由放任主义之外。胡佛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措施,从程度上是相当保守的,而且他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由此可以看出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应该是非常不情愿的,他的不正当干预加剧了经济危机,如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即使采取了这些干预措施,也仍然强调“自愿组织”。说明他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导致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的无政府状态,使经济长期混乱。没有采取大的行动来改善和修补美国本身的经济制度。 【合作探究】节约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己之储蓄量,虽然对于他本人之所得,不致有重大影响,但他的消费,一定影响他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