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八年级 上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维护社会秩序 第2单元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五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的目的是什么? 新课导入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 第2单元--维护社会秩序 自学导航(P2-5) 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2.社会生活的特点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01 透过生活场景,明晰社会秩序 十字路口 工厂车间 学校食堂 1.这些生活场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社会秩序 2.上述场景,属于哪方面的秩序? 交通秩序 生产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占用道路施工作业秩序、摆摊设点秩序等。 生产秩序: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生产,需要各部门、各阶段、各工序井然有序、分工配合、良好衔接。 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场所指供不特定人群自由出入、停留、使用的开放空间。 环节一:透过生活场景,明晰社会秩序 3.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运行,人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环节一:透过生活场景,明晰社会秩序 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学校放学的混乱场景如何解决?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 (交警、学校、家长角度) 造成交通堵塞,影响通行;易导致交通事故;产生矛盾冲突。 交警执勤疏导,维持交通秩序; 学校可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家长尽量坐公共交通接送……; 学生增强安全意识、不追逐打闹……; 环节一:透过生活场景,明晰社会秩序 【笔记】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作用 P25+27 ①含义: ②种类: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③作用: 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单元引言处 环节一:透过生活场景,明晰社会秩序 02 秩序井然有“密码” 思考:实现“秩序井然”,依靠的是什么 社会规则 种类:_____ 作用:_____ 种类:_____ 作用:_____ 种类:_____ 作用:_____ 道德 调节人际互助关系 纪律 维护考场公平秩序 法律 维护社区安全秩序 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环节二:秩序井然有“密码” 【笔记】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作用 P27 ①含义: ②种类: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纪律、法律等。 (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③作用: 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环节二:秩序井然有“密码” 1.禁止车辆违规停放 2.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3.触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道德:自然形成,靠舆论、习惯、信念。 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2.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3.排队时不拥挤 4.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纪律:相关部门制订‘教育、行政力量。 1.上下楼梯靠右行 2.不准在教室内喧哗 3.尊敬师长、关心同学 4.禁止打架斗殴 5.按时到校,上学穿校服…… 环节二:秩序井然有“密码” 03 明确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教育教学秩序、行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一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能够有效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成长、全面发展。 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环节三:明确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1.结合实例,谈谈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