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鉴赏———意象和意境 一 方法指导 什么是意象和意境? 意象:蕴含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意境: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趁热打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见意象特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见意象特征: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折杨柳》杨巨源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见意象特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苏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见意象特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王安石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8)松,坚贞高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 提问方式 描画面、悟意境、析情感 本诗通过描写……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 T二 课堂练习 (一)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2.诗歌前两句通过写莺啼、( )、( )、( )、酒旗等意象,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 )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相映,春意盎然的景象。 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 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 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 绿树 红花 村庄 喜爱与赞美 D 1.诗中的“四百八十”这个数字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下面诗句中的数字与“四百八十”表达效果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 B.七八个星天外 C.千里黄云白日曛 D.飞流直下三千尺 A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认为“千里”这个词语用得好,也有人认为“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合实际。你觉得呢 请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千里”这个词语用得好。“千里”运用了夸张,表现出了景物的气势,营造出悠远的氛围,同时与后面的“四百八十”相照应,而“十里”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二)折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翻译: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我停马驻步,请您烦劳折取一枝。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这份情意,它格外殷勤地吹拂着我手中的柳枝。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杨柳、春风。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拟人: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