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6831

4日月山川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0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日月,山川,教学设计
  • cover
课题名称 日月山川 课时 第4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基本笔顺规则。本课作为自然景物主题的识字课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个与自然界密切相关的汉字,体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与形象性特点。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建立文字符号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感知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同时为后续书写教学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个汉字,做到发音准确、辨识清晰,并能在不同语境中快速指认;理解这八个字分别代表太阳、月亮、群山、河流、水流、火焰、农田、庄稼的基本含义;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并背诵相关词语组合“日月山川水火田禾”,语音清晰、节奏自然;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八幅图文对照图,发现汉字与实物之间的形状相似性,初步感知象形字的特点;在小组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倾听同伴发言;养成爱护自然、珍惜粮食的良好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个生字的正确读音与字形特征,特别注意“日”与“目”、“火”与“山”的形近字辨析;理解每个字所对应的自然事物及其基本特征,如“日”是圆的、发光发热,“月”是弯的或圆的,“山”是高耸起伏的,“川”是流动的河水;能流利朗读课文内容,语音清晰、节奏自然;通过对比观察,初步感知象形字“画成其物”的造字原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描述。 学习难点 “日”与“目”字形极为相似,仅差一横,学生容易混淆,需通过对比强化记忆;“川”字三竖间距不均、长短一致问题突出,初学者易写成“三”或“州”;部分学生对“禾”字的理解局限于“稻子”,不知其泛指谷类作物;口语表达方面,有些学生羞于当众描述事物,需营造安全、鼓励的交流环境;将抽象文字符号与广阔自然景象建立稳固联系需要反复刺激与巩固;书写“火”字时两点位置不当、撇捺不对称等问题较为普遍,需加强个别指导。 评价任务 1. 能准确读出“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个字 2. 能指出图片中相应的自然景物并说出名称 3. 能说出“日”和“月”的区别 4. 能参与小组讨论并说出一个爱护自然的方法 5. 能模仿“山”字造型用手势表示 资源 与建议 利用教材中八幅图文对照图资源,增强视觉感知;准备大字号“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字卡各一张,背面贴磁牛便于展示;制作自然景物拼图教具,让学生动手匹配图文;收集有关自然风光的照片或短视频片段;准备轻音乐用于放松环节;建议教师采用“我来说你来猜”游戏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模仿“山”“川”“火”的形态;可在教室张贴“象形字演变图”作为日常延伸;联合美术课教师共同开展绘画活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唤醒经验。 (1)、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天、地、人”,知道了人在天地之间生活;学习了“金木水火土”,了解了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还知道了我们的“口耳目手足”各有用途。今天我们要走出教室,去看看外面的大自然!请大家抬头看看窗外,你们能看到什么?有的同学说看到太阳,有的说看到蓝天白云,还有人说看到远处的小山。其实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象都有它们的名字,而且古人早就用汉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了。现在请翻开课本第13页,我们一起走进《日月山川》的世界,去认识那些描绘大自然的神奇文字。 二、识字教学,图文对应。 (1)、逐字认读,正音识形。   教师依次出示“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张大字卡,贴于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