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对环境的觉察》单元测验 总分120,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5内蒙古)科学制作课上,同学们展示了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如图,风铃的坠饰相互碰撞发出动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铃声是由坠饰振动产生的 B. 坠饰振动越快,铃声的响度越大 C. 不同材质坠饰发出铃声的音色相同 D. 坠饰振动幅度越大,铃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 2、(2025辽宁)如图,陶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吹奏时,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为了改变它发出声音的( ) A. 音色B. 响度C. 音调 D. 声速 3、(2025四川眉山) 如图所示是考古出土的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乐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 B. 编钟和骨笛都是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 能辨别编钟和骨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D. 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比吹骨笛发出的声音大,是因为编钟声音的音调高 4、(2025·泸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声音是我们感知缤纷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被逐渐抽出,听到的铃声遂变小 B.图乙:用手动一端仲出桌边的塑料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图丙:福建舰毂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用“B超”检查身体,主要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5、(2025黑龙江绥化) 下列光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的“影”成因相同的是( ) A. 水中月影B. 墙上手影 C. 镜中人影 D. 潭中鱼影 6、(2025四川眉山)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图乙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观察物体 C. 图丙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图丁中,汽车后视镜利用光的折射扩大观察范围 7、(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阳光照射到喀纳斯湖平静的水中时发生折射,从太阳升起到落山的过程中,折射角( ) A. 一直减小B. 一直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8、(2025江苏扬州) 如图,铅笔斜插在水中,看见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是( ) A. B. C. D. 9、(2025四川成都)解锁城市灯火,感受巴蜀风情。今年“五一”假期,成都“锦江花月夜”主题活动中,7米高的巨型花灯“花花”浮在水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B. 水中的鱼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 “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大于7米 10、(2025湖南长沙)晚上看电视时,小星将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和对面墙壁之间来回移动,发现移动到某位置时,墙上清晰地呈现出电视画面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与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情况相同(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11、(2025黑龙江伊春市)如图所示,轩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f=16cm B. 物体从u=32cm处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先变大后变小 C. u=24cm时,将透镜遮挡住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会变暗 D. 8cm<u<16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12、(2025四川德阳)小刘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等大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 13、(2025·南充)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调节方法正确的是 A.使用照相机时,先拍全身照,再拍半身照,将照相机远离人 B.使用投影仪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