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7256

第2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提升 学案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043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张,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综合提升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 D )。 A. 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 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 2. 有些人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在有警察值守时遵守交通规则,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说明( D )。 A.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B. 违反社会规则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C. 只有通过他律才能约束不良行为 D.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自我约束 D 3. (2024·湖南长沙中考)人民群众的顺利出行与长沙地铁的高效运转密不可分。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地铁运营举措。 提醒事项 引导客流 加强运营 乘电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不要低头看手机,更不要嬉戏打闹 采取栏杆绕行、分批次进站、改变扶梯方向等措施引导人群 节假日增加上线列车、缩短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服务时间 这些举措表明长沙地铁( B )。 ①加强管理,服务群众 ②遵守法律,维护正义 ③改进规则,维护秩序 ④惩恶扬善,保障公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4. (2024·山东临沂中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D )。 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C.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 良言一句,温暖如春 D 5. (2024·江苏淮安中考,改编)从点滴做起,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下列镜头中的言行共同告诫我们( B )。 A. 学会彼此尊重,真诚赞美他人的优点 B.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践行 C. 考虑他人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 D. 社会生活有秩序,破坏秩序要受惩罚 B 6. (2024·青海中考)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以下词语能够体现文中“信”与“礼”道德品质的是( D )。 A. 忧国忧民 道济天下 B.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C.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D. 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 D 7. (2024·江苏无锡中考)2024年5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试点开展“万物皆可码 计量随身行”活动。消费者在农贸市场临时砝码生成处,可将随身物品称重、打印重量标签,带着该物品到各摊位对比称重,判断是否遇到“作弊秤”。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做法( A )。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遵循了诚信这一民法原则 ③消除了市场的违法失信现象 ④保障了全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A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4·江苏常州中考)某市教育局印发的《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指出,考生在校期间存在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行为的,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这条规定( B )。 ①体现个人诚信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 ②会引发毕业季所有考生的担心、紧张情绪,加大学习压力 ③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违纪的创新举措 ④通过强化法律手段来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和校园欺凌等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9. (2024·四川眉山中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下列行为值得我们点赞的是( B )。 A. 长江流域禁渔期间,某男子在河边夜钓 B. 中考期间,广场舞爱好者暂停跳舞活动 C. 某爱狗人士遛狗不拴绳,犬只咬伤他人 D. 某摄影爱好者在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