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73张PPT。———以东北地区为例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及内蒙古自治区_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_____的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东部最高1、范围2、地形(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地貌:呈半环状分布 黑 龙 江乌 苏 里 江 图 们 江 鸭 绿 江 外围:河流 中间:山脉 内侧:平原 大 兴 安 岭 小 兴 安 岭 长 白 山 地 东 北 平 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辽 河 平 原 松 花 江3、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降水量:300mm~1000mm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东北: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东西差异大气候对东北农业的影响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积温可达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积温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积温为1000℃左右,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南部(暖温带)中部(中温带)大兴安岭北部 山地(寒温带)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 (2)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与我国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的劣势,但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的优势。为什么?劣势:热量不足,作物品种少,只能种植如 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 作物。一年一熟;冬季长而寒冷,牲畜缺少 饲料。 优势:冬季休耕利于土壤积肥;春季积雪融化, 缓解春旱,利于春播。(1)植被: 针阔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 4、景观(2) 广泛分布着冻土和沼泽阅读“知识窗--冻土”社会、经济条件:我国重要工业基地、 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地比例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知识拓展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二、土地资源的开发1、土壤肥沃2、土地资源 丰富3、土地开发(1)黑土、黑钙土1、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2)黑土、黑钙土的分布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黑钙土:2、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 人均耕地面积最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1)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多(2)耕地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适合机械化作业(3)宜农荒地地多黑、内蒙、吉(多)辽(少) 2、土地资源丰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呼伦贝尔高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 (4)其他土地资源的分布:林地草地湿地3、土地开发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①开发形式②成就:耕地面积增加, 商品粮、油料、糖料基地得以扩大,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1)荒地的开发三江平原:②沼泽的生态功能:蓄水池、水源地 丹顶鹤、天鹅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③措施:不再开垦荒地; 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破坏湿地和生态系统①开发带来的问题:———我国最大的沼泽区(2)沼泽的保护三、农业生产和布局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1)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旧中国:以旱作杂粮为主新中国:以玉米、大豆为主(2)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 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商品粮基地形成条件:1、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 2、粮食的商品率高 3、增产的潜力大知识拓展 1、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温故知新东北的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基础。 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