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2026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 历 史 2025.09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是学者统计的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不同经济类型人群的龋齿率。据图可知 ( ———出自冉智宇《中国新石器时代龋病与生业经济关系研究》 ) A.农业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B.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于南方 C.南方地区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D.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影响较大 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对经书《春秋》的注释和解说,而非真正意义的史书。魏晋时期,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时不再局限于经学训诂,而是以史证文;荀勖的《中经新簿》将群书分为四部,其中丙部为史书,初步奠定了之后经史子集四部的排布。这表明,魏晋时期 A.史学研究的独立性增强 B.史书撰写悖离经学传统 C.文学创作成为学术焦点 D.儒家正统地位得到巩固 3.表1为隋朝粮食储备体系情况一览表。这一体系 表1 正仓 国家设置于各个州县的仓库,粮食来自州仓和县仓收纳百姓所交的租税 常平仓 粮食由地方政府在粮食丰收时高于市价购进,歉收时低于市价卖出,以平抑物价、赈灾备荒 义仓 设在村社,由百姓自愿捐纳,委托社司管理,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储备 A.维系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B.健全了民间基层自治制度 C.提升政府资源调配能力 D.推动区域长途贸易的发展 4.据《燕翼诒谋录》记载,王安石变法时,“官榷酒酤,其来久矣……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谯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由此,城乡酒肆林立,酒楼夜市通宵达旦,人人畅饮不息。该措施 A.源于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与改良 B.违背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表明集镇出现细致的专业分工 D.一定程度增加王朝的财政收入 5.明朝的军队约有180万,都编制在卫所中,军士均另立户籍,叫做军户,一经签派为兵,不能随意脱籍。平时军士由卫所负责操练、屯田,一遇国家有事,则归兵部派遣统领。这一做法 A.延缓了沿海边疆的危机 B.保证了国家兵源的稳定 C.限制了农民自由迁徙权 D.开创户籍分类登记制度 6.1866年,香港英文报刊《德臣报》刊载《北京地图简图》,它是西方第一份涉及北京的旅游指南,标注了英、法、俄、美等国公使馆,还特别标识了总理衙门、大清海关衙门及“卖书街”、“卖画街”等地点。这折射出 A.中西文化彼此交流互鉴 B.晚清外交体制完成转型 C.旅游信息成为新闻焦点 D.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7.“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作家将“底层劳动者”中的“工人”作为白话新诗的题材。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在“五四”新诗中呈现的不只有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还有对“底层劳动者”革命潜能的挖掘。这反映出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 D.白话文被民众广泛接受 8.图2是1938年3月16日发表的一幅中国.漫画,题为《有千万个人在等待你披上这条光荣的头巾》。该画作者意在 A.动员妇女投身抗战 B.拓宽女性就业途径 C.争取国际人道援助 D.揭露日军侵华暴行 9.1946年10月,上海《文汇报》面向全国发起一次关于时局问题的民意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问题 甲、关于美军驻华 乙、关于内战 选项 A.赞成 B.撤军 C.无关 A.赞成 B.停战 C. 无关· 人数 95 18716 96 246 18597 64 比重 0.50% 98.99% 0.51% 1.30% 98.36% 0.34% 此次调查 A.推动国共达成了“双十协定” B.凸显国民党的统治危机 C.促成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形成 D.反映报刊主导社会思潮 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