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502

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87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物理,人教,望远镜,制作,实践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知识点一 望远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1.关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 B.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 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正立的像 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2.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的 1倍焦距之内 的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 第2题图 3.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小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大 。(均选填“大”或“小”) 第3题图 知识点二 设计制作简易望远镜 4.为了制作一个放大倍率大于1的简易望远镜,需要选择两个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的焦距f物和目镜的焦距f目的大小关系、物镜的直径d物和目镜的直径d目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C ) A.f物>f目 d物<d目 B.f物<f目 d物>d目 C.f物>f目 d物>d目 D.f物<f目 d物<d目 解析:根据放大倍率公式可知,为了制作放大倍率大于1的望远镜,物镜的焦距应该比目镜的焦距长;另外,为了会聚更多的光,使远处物体成像清楚,应该让物镜的直径比较大。 5.把望远镜组装好后,需要进行调试。需要把 物镜 (选填“物镜”或“目镜”)对着远处的物体,然后调整 物镜和目镜之间 的距离,直到在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知识点三 望远镜与探索宇宙 6.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若我们有一天乘坐宇宙飞船从地球出发去探索宇宙,将先后飞离( B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 7.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伽利略 ,他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 万有引力 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动轨道。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轨道上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8.有一个望远镜,其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B.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的口径越小,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实像 9.下列物镜和目镜搭配制作的望远镜中,放大倍率最大的是( C ) A.f物=10 cm f目=20 cm B.f物=5 cm f目=20 cm C.f物=30 cm f目=10 cm D.f物=5 cm f目=15 cm 解析:根据放大倍率公式可知,A中放大倍率为0.5,B中放大倍率为0.25,C中放大倍率为3,D中放大倍率约为0.33。所以C中放大倍率最大。 1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0题图 A.它的物镜是凹透镜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11.如图是反射式望远镜的原理图。从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经 凹面 镜反射后向焦点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这些反射光线在成像以前被 平面 镜反射后到凸透镜附近成一个缩小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再经凸透镜在另一侧成一个放大的像。 第11题图 【创新运用】 12.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光线a经过物镜的光心,出射光线b与物镜主光轴平行,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 mm。 第12题图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2)目镜是 凹 (选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