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510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502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文阅读,集训,专项,阅读,现代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材料一】农历八月十八,正值钱塘江大潮最佳观赏日。9月20日,海宁盐官观潮胜地公园,1.7米高的“一线潮”自水天相接处奔涌而来,蔚为壮观。当天,海宁海塘全线,12万名观潮游客争睹“天下第一潮”。 【材料二】钱塘江的入海口处即杭州湾。它外宽内窄,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千米,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潮(sù)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材料三】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潮汐的存在是普遍的,但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而且时间基本都是农历八月十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间点,太阳、地球和月亮大致上处于同一条线上,所以会带来极大的潮汐力,引起的潮汐自然是大的。 【材料四】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②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③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 。 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 。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钱塘江大潮之所以壮观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中“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4.语文要素 材料四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将画“_____”的部分与《观潮》中的句子对应起来。 ①———( ) ②———( ) ③———( )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 B.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C.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5.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①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波涛,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②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有删改) (1)选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A.空间 B.时间 C.参观游览 D.事情发展 (2)第1自然段中作者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描写月亮的,把月亮比作 和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沧海一粟”这个词让你想到了 的景象。 快乐阅读。 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 材料一 乐乐一家去桂林游玩,下面是游玩前乐乐搜集的资料。 材料二 在桂林市中心,独秀峰巍然耸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誉为“南天一柱”。山之东麓有颜延之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这位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fú)邑间”的诗句,意思是独秀峰胜过群山,它高耸于城郭间。独秀峰因此得名。晨曦辉映或晚霞映照之时,山峰如披上紫袍金衣,因而又得名“紫金山”。 材料三 桂林的主要景点可概括为一江、两洞、三山。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漓江的特点可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