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634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773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能力,答案,提升,单元,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荚(jiā) 僵硬(jiāng) 青苔(tái) 框架(kuāng) B.蝙蝠(piān) 障碍(zhàng) 荧屏(pín) 即使(jí) C.躲避(bì) 喧闹(xuān) 预测(yù) 屋檐(yán) D.潜水(qiǎn) 品质(zhì) 哲学(zhé) 船舶(bó) 2.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的阳光洒进窗子,光线是那样_____,像母亲的手_____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感到浑身_____了许多。 A.温暖 柔和 温柔 暖和 B.暖和 柔和 温暖 温柔 C.暖和 温暖 温柔 柔和 D.温暖 温柔 柔和 暖和 3.根据“囚”字的特点,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 ) A.窗子 B.渔网 C.人被关在牢房里 D.地下室 4.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下列针对《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的提问,哪一个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 A.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B.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弄清了什么问题? C.文中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D.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动物的启发? 二、书写 5.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xì gōng chéng rèn hé zhé xué ( ) ( ) ( ) ( ) 7.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写近义词 密集———( ) 鲜艳———(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身体 的风雨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重点描写了第 粒豌豆用它的勃勃生机,给一个虚弱的小女孩带来了 。 (2)《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人类受到 的启发,给飞机 ,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启发我们 ,激发我们 的兴趣。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介绍了 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和 ,激发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四、句子训练 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0.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11.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改为反问句) 12.科学家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改为“被”字句) 13.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仿写句子) 五、现代文阅读 新趋势 对比阅读。 【甲】①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②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_____上,一次把蝙蝠的嘴_____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_____,_____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乙】苍蝇并没有鼻子,它是靠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细胞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的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可以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14.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到甲文中的横线上。 A.封 B.塞 C.挂 D.撞 15.新题型 甲文中的三次实验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照样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验顺序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 蒙上蝙蝠的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靠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第三次 16.语文要素 读乙文,给下面的问题分类(填序号),再试着提出一个问题。 ①苍蝇的嗅觉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