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改革。其中成效 较为突出的国家是 A.保加利亚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南斯拉夫 2.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哪一组织的成立表明雨果的说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 A.东盟 B.欧盟 C.世贸组织 D.国联 4.“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5.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东欧剧变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 6.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面对经济危机,虽然有的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措施不当,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 A、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 7.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8.苏联某领导人为了改变农业落后面貌,主张垦荒种玉米,但未取得根本成功。他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9.历史人物往往会对历史进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促统一,求发展”主题展览中,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不适合出现 A.左宗棠 B.邓小平 C.林肯 D.戈尔巴乔夫 10.下图框架展示的国家是( )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11.“1991年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南斯拉夫分裂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12.下面年代尺中,标注的某年与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1914年———凡尔登战役发生 B.1919年———《九国公约》签署 C.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1991年———苏联解体 13.22年前,矗立在欧洲东方的一个“巨人”倒下了。22年后再来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 原名 新名 更改时间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A.美国竞选 B.中东动荡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15.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的讲座上表示:单纯地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是“不负责任”。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美苏对峙 16.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17.“1991年岁末,莫斯科风雪弥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