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议题一 起诉与应诉 议题二 审理与判决 知识点一 起诉与应诉 1.起诉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 、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名师点拨]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新 课 导 学 自己管理 合法权益 (2)地位:是诉讼程序的 。 (3)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 ———的原则。 (4)受理机构:起诉应向有 的人民法院提出。 [特别提示] 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2.立案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 ,被诉的一方称为 ,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新 课 导 学 第一步 不告不理 管辖权 登记立案 原告 被告 3.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 ,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特别提示]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新 课 导 学 答辩状 新 课 导 学 知识点二 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 并作出判决。 (2)地位: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基本程序: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 、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实体审理 法庭辩论 [名师点拨] ①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②诉讼程序:起诉———登记立案———应诉———开庭审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上诉———二审等程序。 新 课 导 学 2.二审程序和监督程序 (1)二审程序: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不服一审_____ 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 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2)监督程序: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新 课 导 学 裁判 上诉案件 1.在我国,诉讼都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 ) 2.起诉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 ) [提示] 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新 课 导 学 [提示]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起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 3.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 ) 4.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对所有案件的审理,一律公开进行。(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提示] 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