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863

2.2 中国的气候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4595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八年级,2024,教版,地理,学年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吹折,胡地在八月就开始飘雪,描述出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早寒特征。 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综合思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9~4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 (1)冬夏气温分布。 冬季 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1]低 成因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 夏季 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2]高温 成因 北方比南方太阳高度低,但白昼时间长 (2)温度带。 ①划分的主要指标: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3]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 ②划分:寒温带、中温带、[4]暖温带、[5]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以及高原气候区。 ③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活动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1 6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1 600~3 4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暖温带 3 400~4 500 ℃ [6]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亚热带 4 500~8 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7]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热带 ≥8 000 ℃ [8]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2.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时空分布。 项目 特点 变化规律 空间 地区差异大,[9]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相对湿润,而越往10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由11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 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2夏秋季,5—9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1380%左右,东北、14华北等地区的降水则更为集中 15夏秋多,冬春少 (2)干湿地区的划分。 ①划分的依据:与当地16降水量和17蒸发量有关。 ②四类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18森林 半湿润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19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20草原 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21荒漠草原、荒漠 3.主要气候类型 (1)成因: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22温度带和23干湿地区,使得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24地形类型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气候类型的分布。 ①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2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26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大多为27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青藏高原:28高原山地气候。 [构建空间地图] 图1 中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 图2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 图3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1,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的温度带:①[1]寒温带;②[2]中温带;③[3]暖温带;④[4]亚热带;⑤[5]热带;⑥[6]高原气候区。   读图2,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的干湿地区:A[7]湿润区;B[8]半湿润区;C[9]半干旱区;D10干旱区。   读图3,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11温带季风气候;B12亚热带季风气候;C13热带季风气候;D14温带大陆性气候;E15高原山地气候。 [点拨重点难点] 1.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