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867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1660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八年级,2024,教版,地理,学年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杜陵叟(节选)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诗中很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干旱、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即“天灾”。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分布及影响。(区域认知) 2.了解中国的气象灾害,针对某种气象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一、地质灾害多发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3~6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1]多,分布范围[2]广,发生频率[3]高,地域差异大,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2.常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4]地面沉降等。 3.常见地质灾害概念与分布 类型 含义 分布 地震 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 我国位于[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6]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地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滑坡 自然斜坡或人工边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我国[8]西南地区和[9]黄土高原等地区 泥石流 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主要见于[7]山地高原地区 二、气象灾害频发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5~6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主要气象灾害:10洪涝、干旱、寒潮、11沙尘暴、台风等。 2.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形成原因 类型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沙尘暴 影响地区 12西北地区旱情严重,13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 集中在14东南沿海地区 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发生时间 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夏秋季节 15冬半年 16春季 形成原 因(特征) 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热带海洋上形成强烈的热带气旋 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剧烈降温 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褐色 [构建空间地图]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灾害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台风灾害 [1]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灾害 [2]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 南方地区:[3]长江中下游地区、[4]珠江中下游地区 寒潮灾害 影响范围广,[5]北方地区受影响大 滑坡、泥石流灾害 [6]中西部山区,以[7]西南地区最集中 地震灾害 西北、[8]西南地区,台湾地区 (2)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9]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10墙角(安全三角区域)。 (3)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11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4)台风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应12紧闭门窗。 [点拨重点难点]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避灾措施 自然灾害 避灾措施 干旱 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 洪涝 修建防洪大堤;向山坡等海拔较高处转移 台风 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闭门窗 寒潮 注意防寒保暖,添加衣物;农业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沙尘暴 加强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屏障 续表 自然灾害 避灾措施 地震 若条件允许,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带;若条件不允许,应尽可能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狭小地带,地震停止后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滑坡 当发生滑坡、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逃生 泥石流 2.森林火灾造成的生态问题及预防措施 (1)生态问题: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及有毒气体会影响空气质量;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 (2)预防措施:树立防灾意识;不乱扔烟头;不在林区生火。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地质灾害多发   [地理实践力](2025年广东佛山模拟)某中学地理社撰写了一篇以地质灾害为主题的报道: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措果乡发生6.8级地震,地震引发了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灾区大范围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