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3192

2016-2017学年[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天目》课件 (共3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968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2017,39张,课件,天目,学年,语文
  • cover
课件39张PPT。天 目袁宏道学习目标1、 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 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七绝”,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 3、 了解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但文中的一些词语,涉及到的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梳理;另外,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引导学生品词读句,从而领悟其描写的佳境。而文章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思想,含而不露,但却很分明的告诉了读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 难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引导学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器官,对“七绝”“幽邃奇古”的特征予以描述,这是本文的重点,正是有了这种溢于言表的喜爱山水的热情,才能自然表现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含而不露,体会可能会有难度,所以,它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走进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 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文学上创立了“性灵说”。 他与其兄弟(宗道、中道)创设了“公安派”,在小品、散文的创作上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天 目【明】 袁宏道浙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请你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风景名胜,并列举一例说说它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原因。 今天我们学习《天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记录去游览一番天目的景色。 初读正音再读质疑品读理解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1、峭削(???????????? )? 2、鲜迂曲(???????? )3、淙淙(??????????? ) 4、万匹缟(?????????? )5、县岩(???????????? )6、霁(??????????? ) 7、sǒng(?????? )峭8、绝hè(?????????????? )9、高不yú(???? )数尺 【注释】 [1] 幽邃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2] 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3] 庄:在此篇之前,作者有《初至天目双清庄记》,“庄”当指双清庄。 [4] 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ǎ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5] 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ān yán):漂亮娇美。 [6] ]骨:指山的骨架、架势。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7] 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指草。 [8]病:缺陷。 [9] 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0] 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11] 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12] 苍:青色。润:光滑滋润。 [13] “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14] 晓:天刚亮。 [15] 尽:完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16] “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17] 其观奇甚:是说云态给人的观感印象太突出了。 [18] 绝顶:最高峰。 [19] 霁(jì):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 [20] “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对,相称。“巨目”,巨子之目,大人物的眼界。 [21]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 [22]? “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某”,谦称自己。“些子”,一些,一点。分(fèn):同“份”。 [23]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必替天目山过分谦虚,也不须当面夸奖。 天目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