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039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0597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5张,教学课件,巩固,国家,4课
  • cover
(课件网) ▲现代汉服 ▲曲裾深衣(西汉马王堆出土) ▲直裾(东汉简化版) 正统 简约实用 精美 导入新课 通过了解两汉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两汉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时空定位】 【课标要求】 一、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开国底色 【思考】阅读教材及材料,完成西汉的资料卡片。 ▲刘邦 公元前____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史称_____。 202 长安 西汉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权力核心:_____ (2)中央官制:_____公 (3)地方制度:_____ ▲西汉初封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国并行制度 ▲西汉驷马安车 “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 经济凋敝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治国密码 【思考】阅读教材及材料,完成西汉的资料卡片。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1)治国思想:_____ (2)治国政策:_____ 黄老无为 “与民休息”政策 轻徭薄赋 促进生产 恢复经济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史料阅读】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一、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隐患暗藏 材料五:“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纪 武帝纪四》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汉初与民休息政策实施后面临的问题。 材料三:“吴王濞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 ———《史记 吴王濞列传》 土地兼并严重 豪强地主威胁地方 诸侯王国坐大威胁中央 材料四:“群臣奏事时,皆趋丞相府,而非未央宫。” ———《玉樽满溢:周勃兴衰藏尽汉初权力暗战》 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材料六:“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 董仲舒传》 思想混乱危害统治 一、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政治 边疆 经济 思想 推恩令 设中朝 察举制 设刺史 用酷吏 独尊儒术 改革币制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抑制工商 北击匈奴 经营西域 开拓边疆 汉武帝 刘彻 阅读课本P22-23,归纳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大一统”【概念解释】: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思想大一统; 政治大一统; 疆域大一统; 民族大一统; 经济大一统。 二、西汉的强盛 “推恩令”(主父偃) 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左官律 所谓"左官",是在诸侯手下当官。在诸侯手下当官要受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住在首都,不能提升,诸侯犯罪跟着连坐等等,把诸侯的手下往受气包方向培养。 (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弟,令王国的封土分裂。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史记》 作用: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