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552

【过关检测】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卷·B)(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373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检测,环境,解析,原卷,单元,察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过关检测】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单元过关测试卷(含期中+期末)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卷·B)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1年,缙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色、香、味、脆”俱全在全球广大食客中享有盛誉。下列关于“色、香、味、脆”说法错误的是(  ) A.“色”是烧饼反射的光进入人眼 B.“香”味是在鼻腔中形成的 C.“味”的感觉器官是舌 D.“脆”主要是靠触觉感受的 【答案】B 【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A.“色”是因为是烧饼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成像,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A正确。 B.“香”味是在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的,不是在鼻腔形成的,B错误。 C.“味”的感觉器官是舌,C正确。 D.“脆”主要是靠触觉感受的,D正确。 故选B。 2.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 A.蝴蝶的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所以响度小,人耳听不到 B.蝴蝶的翅膀振动太慢,它对人来说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 C.一般情况下蝴蝶离人太远,所以我们听不到它振翅的声音 D.蝴蝶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 【答案】B 【详解】AB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的翅膀振动太慢,其频率低于20Hz,它对人来说是次声波,而不是因为响度太小,也不是因为蝴蝶离人太远,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D.蝴蝶发出的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其方法是演唱者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音(类似于吹口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高音、低音是由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答案】B 【详解】A.“呼麦”中的高音、低音指的是音调,不是响度,故A错误; B.“呼麦”中的低音是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高音是演唱者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的高音。由此可知,高音、低音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故B正确; C.“呼麦”中的高音和低音人耳能够听到,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不是超声波和次声波,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音调的高低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4.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有一小黑点A,将一个半球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球心与A重合,如图所示。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则看到A的像( ) A.在A的正上方 B.在A的正下方 C.在A的位置上 D.在A的右上方 【答案】C 【详解】小黑点A发出的光线,从球心向玻璃射出时,其光线垂直玻璃砖的圆弧表面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正好射到眼睛上,所以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如图所示,则看到A的像正好在A的位置上。 故选C。 5.小京通过焦距为5cm的凸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