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887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3926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纲———古今中外史,通史体例 要———内容政经文,专题史体例 丰富与拓展 时序编排 专题呈现 点-线-面拓展深化 课程结构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国家制度:为了行使公共权力与国家统治,以及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就需要一系列制度建设,如以权力分配、官员选拔、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体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以赋税征收、财政分配主体的经济制度,以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及法律、外交、军事、民族等方面制度。 社会治理:由政府组织主导,吸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包括社会体制机制治理、社会组织治理、基层治理、社会问题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虚拟社会治理等方面。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国家制度 时空观念 商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秦 郡县制 三公九卿 汉 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 中外朝 隋 唐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三省六部 宋 地方收权 分权通判 二府三司 元 行省 中书省制 明 废行省 设三司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清 行省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素养考向 概念聚焦 1.掌握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2.掌握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3.掌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从“家国情———角度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 禅让制、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家国同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文书制度;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 学习目标 壹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追本溯源 壹 夏(约前2070-约前1600) 1.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1.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 2.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先秦 史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史纲上P5 壹 商(约前1600-前1046) 2.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以上史料体现内外服制度的何种特点? 特点: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松散性,商王采取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职官制度: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服 商王直接管辖 王畿之地 外服 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 畿外之地 先秦 壹 西周(前1046-前771) 先秦 3.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 史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基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