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 届上学期高三第六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操作不能实现反应目的或对应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利用制取: B.把滴入溶液来制取银氨溶液: C.利用电解法制备消毒剂: D.强酸性物质能使牙齿的釉质层[主要成分为]逐渐溶解(的,,): 2.KMnO4是重要氧化剂,广泛用于化工、防腐以及制药等领域。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O)为原料,经中间产物K2MnO4制备KMnO4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熔融”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B.可以用氢溴酸代替CO2 C.滤渣1主要成分为Fe2O3 D.滤渣2经处理后可循环回“熔融”过程以提高锰元素的利用率 3.S4N4(结构如图所示)能发生反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O>N>S>H B.若生成11.2 L NH3(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S4N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1.0 mol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0NA 4.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氧化甲苯蒸气(还原产物为)生成无污染气体的效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X气体,再加热酒精喷灯 B.若n(甲苯)发生反应,则 C.IV中出现浑浊可判断甲苯被氧化 D.装置Ⅲ、Ⅳ互换顺序仍可判断甲苯是否被完全氧化 5.我国科学家揭示了在中性水生环境中,微生物介导雌黄和雄黄矿物的氧化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物氧化过程a中,“”时As发生了还原反应 B.在非生物氧化过程b中,“”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 C.在生物氧化过程a和b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D.在非生物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中,都是氧化产物 6.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湿法炼铜:“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反应类型不同 B.工业上可用冶炼锌的方法来冶炼镁 C.“逐层”可使反应更充分,且增大反应速率 D.“倭铅”为锌和铅的混合物 7.N2O和CO为环境污染物,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B.反应Ⅰ为置换反应 C.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ON2+CO2 D.反应过程中Pt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8.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其制备原理之一为(浓)。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HCl为还原剂B.KCl是氧化产物C.中元素呈价 D.若生成,则反应中转移电子 9.下列实验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Na加入溶液中: B.将少量通入溶液中: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证明食盐中存在: D.将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中: 10.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用除去水中余氯: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C.ICl与NaOH溶液反应: D.向银氨溶液中通入 11.乙醛主要用作还原剂、杀菌剂、合成橡胶等,以乙烷为原料合成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已知的中心原子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①中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该合成方法的总反应为 C.②⑤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又有极性键的生成 D.为中间产物 12.将5g连二亚硫酸钠溶于50m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