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220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七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624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西,周考试,试卷,化学,考试,第七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 届上学期高三第七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白色固体样品X可能含有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相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取部分样品X溶于水,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①中上层清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焰呈紫色; ③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白色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含 B.一定不含KCl C.一定含 D.一定含 2.为了节约资源,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小组对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的高氯烟道灰(主要含有(等)进行研究,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实现了铜和锌的分离回收。 已知:①“碱浸脱氯”使可溶性铜盐、锌盐转化为碱式碳酸盐沉淀; 当金属离子浓度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s区B.“中和除杂”步骤,调控溶液pH=3.5左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加入过量Zn粉有利于“深度脱氯”步骤中生成CuCl沉淀 D.“电解分离”步骤中当阴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铜、锌分离已完成 3.用适当浓度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与铁粉,可按照如下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②、③的分离操作均为过滤 B.试剂1和试剂2分别为NaCl溶液和盐酸 C.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D.步骤⑤中Ag是还原产物 4.能在水溶液里大量共存,且加入强碱后无显著现象,再加入稀硫酸后既出现沉淀又逸出气体的离子组是 A.K+、Na+、Al3+、Br- B.Na+、K+、、C.Ca2+、Mg2+、、Cl- D.K+、、、Cl- 5.某固体中可能含有Fe2(SO4)3、FeCl2、PbSO4、NaCl、KNO3、Na2SO4中一种或者几种,现通过如下实验确定其成分。①取少量该固体,加稀硫酸溶解,无任何现象发生且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取实验①所得澄清透明溶液,先加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另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澄清透明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④另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澄清透明溶液,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中Fe2(SO4)3和FeCl2至少有一种 B.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PbSO4和Na2SO4 C.该固体可同时含有FeCl2和KNO3 D.该固体中一定含有Fe2(SO4)3和NaCl 6.由软锰矿(主要成分,及少量CaO)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沉锰”所得在空气中“焙烧”时转化为、Mn2O3、MnO的混合物且酸性条件下Mn2O3易发生歧化反应;②CaF2、MgF2难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取”时利用了MnO2的氧化性且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除杂”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F-、 C.“沉锰”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Mn(OH)2↓+2CO2↑ D.“酸浸”时每反应1molMn2O3转移电子数为NA 7.室温下,研究铜与一定量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和试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Cu与浓硝酸反应,只体现浓硝酸的酸性 C.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产生NO D.将铜片换成铁片,反应更剧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