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练】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衰老且即将毁灭,人类为了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观察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太阳被称为“生命之源”,它是宇宙中的一颗( ) A.彗星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2.太阳系是( ) A.宇宙的中心 B.银河系的中心 C.以地球为中心的星系 D.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2025年5月,中国将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验证其物理特性及起源假说。2016H03小行星形状不规则,直径可能在40到100米之间,轨道紧邻地球轨道。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行星2016H03的轨道最有可能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4.小行星2016H03的探测难度远大于月球,原因可能是( ) A.直径较月球小 B.体积较月球稍大 C.形状较月球圆 D.位于小行星带内 5.“天问二号”将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体现了( ) A.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已十分完备 B.我国科技领先世界所有国家 C.我国取得太空探索技术的突破 D.我国的小行星研究绝对领先 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消除太空微小颗粒撞击空间站的太阳翼产生的影响。下图为航天员太空出舱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宇宙环境】 6.宇航员出舱面临的困难有( ) ①舱外无光源②舱内外温差大③太空“垃圾”多④失重影响行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此次维修意味着航天员有能力( ) ①开展舱外活动②在舱外进行实验③保护空间站安全④登上月球等星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秋月圆夜,天涯共此时。2024年9月17日中秋节,“超级月亮”现身夜空,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读某网站上传的“超级月亮”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8.月球围绕地球转,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9.下列太空探索的成就中,属于我国探月工程成就的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 B.嫦娥七号探测器的发射 C.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 D.“阿波罗11号”飞船的发射 从我国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月食的记录:“庚申,月有食”“旬壬申夕,月有食”,到东汉张衡科学地解释了月食的原理,再到现今中国太空实验室———空间站的建设,我们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图1为甲骨文月有食卜骨拓片,图2为我国空间站示意图,图3为月食形成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月食现象能够反映地球的( ) A.大小 B.颜色 C.形状 D.日地距离 11.我国建设空间站的意义包括( ) ①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②提升综合国力和服务人类 ③发展尖端军事武器新技术④为太空探索提供科研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10月,我国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探索“宜居行星”是本次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下图为太阳系“生命宜居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位于“生命宜居带”的行星有(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地球 ④金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宜居”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是存在液态水,其能够存在液态水主要得益于( ) A.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B.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 C.有强烈的太阳光照 D.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4.我国发展太空探索事业,有利于( ) ①推动我国航天科技进步 ②人口向太空大规模迁移 ③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④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综合练】 15.从认识地球到探索宇宙,中国航天梦一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