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502

5对韵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6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韵歌,教学设计
  • cover
5对韵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联想、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和趣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和趣味。 2.难点: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向同学们讲述古代陈文杰聪明且擅长对对子的故事,然后表示要出两个对子考考大家,给出“天对(地),黑对 (白),花对(树)”。待同学们回答后,点明大家很聪明,接着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儿歌《对韵歌》,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古人对对子的故事引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对子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教师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感受韵文的韵律。随后提出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时用手指指读,读完用姿势示意。接着告知学生生字宝宝想和他们认识,引导学生认读生字,通过指名读、跟老师读、男女生分读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之后展示词语,让学生自己试读,再请小老师领读。最后设置”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准确读出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生字,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教师先引导学生一起数“虫”山”的笔画,然后详细讲解“虫”字的新笔画“提”,边示范边强调书写要点,如中间的口要写得扁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接着让学生在课本上描两个、写一个“虫”字,并提醒注意写字姿势。之后同样的方法教学“山”字,讲解"竖折”的写法,再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明确笔画数量,再详细讲解新笔画的写法,最后进行实际书写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每句话在字数上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若学生不能回答,则让其再读课文思考。接着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对子字数相同、事物同类的特点,然后教师示范有节奏地朗读, 邀请2-3个同学模仿朗读。之后让同位之间拍手朗读,最后根据板贴提示,邀请部分学生背诵,全体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朗读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特点,感受对子的韵律美。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记忆能力。 五、拓展运用 教师介绍像《对韵歌》这样的小韵文有很多,如著名的《声律启蒙》,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邀请个别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类似的韵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对子的字数特点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能够顺利衔接新知识的学习。 二、深入学习生字 教师再次强调“虫、云、山”三个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