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580

古诗词诵读活动设计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48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声临其境,对话诗魂 ———古诗词诵读 班级将举办一场“声临其境,对话诗魂” 跨媒体诗歌朗诵展演会。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诗,不仅要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还需创作一份融合了诗意解读、艺术手法分析的“创意说明”,并鼓励采用多种媒体(如背景视频、配乐、简单道具、情景表演)来增强演出效果。 单元学习目标 1. 通过多层次诵读,品味诗歌韵律,能对同伴的朗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2. 能合作完成对诗歌意境、情感、艺术的解读,并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可视、可听的舞台语言。 3. 通过深度沉浸和创意表达,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传承的使命感。 单元活动流程(共4课时) 1. 第一课时: 深研·解密(探究课) 活动1: 【诗词研学工作坊】 各小组抽取本组负责深度研读的篇目。各小组领取“研学任务单”:(1)意象测绘师:绘制本首诗的“意象地图”,标注核心意象及组合方式。 (2)情感分析师:绘制诗人的“情感心电图”,分析情感起伏与转折。 (3)手法侦察兵:寻找并分析诗中最精彩的2-3处艺术手法。 (4)背景调查员:简要介绍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和目的。 小组合作完成,形成一份《XXX诗深度解密报告》。 2. 第二课时: 碰撞·比较(整合课) 活动2:【诗歌擂台赛】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密报告》精华。 3. 第三课时:引领·合作(指导课) 教师指导朗诵 活动3:【策划分工会】 各小组开始策划展演方案,明确组员分工:朗诵者、文案撰写(创意说明)、多媒体制作、艺术指导等。 4. 第四课时:展演·评议(展示课) 活动4:【“声临其境”展演会】 各小组依次进行跨媒体朗诵展演。 展演流程: (1) 1分钟导赏:由“文案”同学介绍本组的设计理念。(2) 3分钟展演:声、画、情同步呈现。(3) 1分钟互评:其他小组从“诵读表现”、“创意设计”、“情感传达”等方面进行一句话点评。 以《无衣》为例 分组研学任务参考指南(参考内容) 1. 意象测绘师:绘制“意象地图” 核心任务:找出诗中的核心意象,分析它们如何组合、叠加,共同构建出诗歌的意境。 篇目 核心意象 组合方式与意境构建 绘图建议 《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袍、泽、裳、 戈矛、矛戟、甲兵 并列递进,由内及外,由生活到战场。 1. 日常衣物(“袍”、“泽”、“裳”):象征着士兵之间日常的关怀与共享,体现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是情感基础。 2. 战斗武器(“戈矛”、“矛戟”、“甲兵”):象征着共同的战斗行动与决心。意象从短兵器到长兵器再到全套装备,呈现出效率越来越高、装备越来越齐整的过程,展现出高昂的战前气氛和强大的凝聚力。 3. 核心关系:“同袍”→“同仇”→“同泽”→“偕作”→“同裳”→“偕行”,情感与行动紧密交织,层层递进,营造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激昂氛围。 画三个并列的升级箭头。第一个箭头旁画“袍/泽/裳”的图标,标注“同享”;第二个箭头旁画“戈矛/矛戟”的图标,标注“同造”;第三个箭头旁画“甲兵”和并肩作战的小人,标注“同行”。 2.情感分析师:绘制“情感心电图” 核心任务:梳理诗人情感的变化脉络,标注出起伏转折的关键诗句。 篇目 情感基线 情感起伏脉络(心电图描述) 关键转折诗句 《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慷慨、激昂、团结 坚定(起)→ 激昂(升)→ 豪迈(顶峰) 全诗情感如战鼓擂动,一路高昂,没有回落。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