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107

5.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日期:2025-10-1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556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导数,概念,及其,意义,教学设计,课后
  • cover
5.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导数是关于瞬时变化率的数学表达,体会导数的内涵与思想. (2)体会极限思想. (3)通过函数图象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图像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导数作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导数的产生背景和实际意义.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导数的概念及其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设计思路/过程】 课时安排:约4课时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极限思想. 教学难点:极限思想,导数概念,导数符号. 教学方法/过程: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环节一、情景引入,温故知新 情景1:同学们,大家平时在高速路上可能会经常看到“区间测速”的提示牌,这是为了提醒我们司机朋友要安全驾驶.区间测速其实是通过测量你在一段固定路程上所用的时间,来计算出你的平均速度.另外,大家可能也常听到家长们谈论汽车的油耗,比如“你的车几个油?”这里的“几个油”指的是汽车每行驶百公里所消耗的油量.而有些汽车还能显示瞬时油耗,即当前时刻的油耗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生活中的这种变化率问题,看看它是如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地发挥着作用的. 环节二、抽象概念,内涵辨析 1.平均速度 问题1:在高台跳水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与起跳后的时间存在函数关系, 根据上述探究,你能求该运动员在内的平均速度吗 【破解方法】当时, 当时, 当时,; 虽然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是,但实际情况是,该运动员仍在运动,可以说明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归纳新知】平均变化率问题 (1)变化率 事物的变化率是相关的两个量的“增量的比值”.如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半径的增量与体积增量的比值; (2)平均变化率 一般地,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知识点诠释: ①本质:如果函数的自变量的“增量”为,且,相应的函数值的“增量”为,,则函数从到的平均变化率为 ②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正可负,平均变化率近似地刻画了曲线在某一区间上的变化趋势.即递增或递减幅度的大小. 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平均变化率富于不同的实际意义.如位移运动中,位移从秒到秒的平均变化率即为秒到秒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3)如何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通常用“两步”法: ①作差:求出和 ②作商:对所求得的差作商,即. 知识点诠释: (1)是的一个“增量”,可用代替,同样. (2)是一个整体符号,而不是与相乘. (3)求函数平均变化率时注意,,两者都可正、可负,但的值不能为零,的值可以为零.若函数为常函数,则. 2.瞬时速度 问题2:我们也发现了高速路上区间测速的弊端,因为如果某人发现超速了,他只需踩下刹车,让车辆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即可,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改进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问题? 【破解方法】由可知,我们可以减小路程区间的长度,在最小路程下,看所用的时间,或者在较少的相同时间内,看汽车所经过的路程,这样似乎都不可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们能测量汽车的瞬时速度就好了.我们把函数值的增量记为,即,自变量的增量记为,即,这里的可以看成是的一个增量,可用来表示,则平均变化率可记为,我们发现如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