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328

6 将相和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5764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将相,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将 相 和 选自司马迁《史记》 研读课本 用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看谁又快又准 根据自己阅读理解,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 (2)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 (3)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拿着和氏璧,和秦王同归于尽( ) (4)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 (5)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渑池会见秦王。( ) (6)渑池会上,赵王逼着秦王为他击缶,不然蔺相如就要和秦王拼命。( ) (7)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一样高( ) (8)蔺相如升官后,廉颇觉得蔺相如没有什么能力,很不服气。( ) (9)蔺相如很怕廉颇,认为自己打不过廉颇,所以要避开他。( ) (10)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觉得很惭愧,穿着战袍背着荆条去请罪。( ) 思考:“将”“相”分别指的是谁? 人物档案 人物档案 姓名: 国籍: 官职: 姓名: 国籍: 官职: 廉颇 赵国 大将军 赵国 蔺相如 上大夫、上卿 《将相和》中的“和”如何理解? 1.平和; 2.和谐;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 “和”即和谐,和好,平息事端。文中指的是廉颇蔺相如和好。 将相和 《将相和》讲了几个故事?分为几个部分? 完璧归赵1-9 渑池会面10-14 负荆请罪15-17 起因 经过 结果 完璧归赵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起因 经过 结果 渑池会面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 蔺相如逼秦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起因 经过 结果 负荆请罪 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蔺相如与廉颇因何“不和”? 士(舍人) 下大夫 中大夫 上大夫 下卿 中卿 上卿 (右尊左卑) 廉颇(左) 蔺相如 出身 成就 职位 廉颇 蔺相如 上卿 屡建奇功 “一张嘴” 低于蔺相如 高 门客 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呢?官职到底该不该升? 嘴?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时说的话并做上记号。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你觉得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玉? 无价之宝 结合背景想一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蔺相如说璧有毛病,是为达到怎样的目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从秦王手里拿回璧。蔺相如的机智、聪明…… 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理“直”在哪里? 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怒发冲冠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蔺相如已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静下心来想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