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材料一:现代汉语中用“文明”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一词,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所谓“蒙昧”和“野蛮”相对而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赵剑峰、苏峰、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社会状态; 文明产生的标志:城市、阶级、文字、国家(最主要)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产生的两大标志: 一是阶级的出现;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古城村遗址与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口述史料: 口头讲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神话传说、俗谚、回忆录等 实物史料: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如:遗迹、遗址、遗物等 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史书、书籍、报刊等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30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20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如何证实? 早期国家怎样形成?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演进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三皇五帝的传说:“万邦”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两幅展示出土的石器有什么不同? 表面粗糙打制方法制作而成 表面光滑磨制方法制作而成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一)旧石器时代(170万年前—1万年前) 1、概念: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 能人(猿人):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早期智人: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 晚期智人: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 3、生产生活特点: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元谋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灰烬 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产生的动物骨骼遗存———烧骨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思考1: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教材P2 分布范围广泛,数量众多: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布全国各地; 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 尤其是黄河和长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 1、概念: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生活特征: 使用陶器、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3、代表遗存: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稻谷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仰韶文化小陶屋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文化遗址 距今时间 主要分布区域 基本特征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粟 约7000———5000年前 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约5000年 约5000年 约5000年 黄河中下游 北方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黑陶,蛋壳陶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明基石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 教材P3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我们一般说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这是指文明初期发展的情形。如果再向早期追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