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5696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09-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408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会的,高中,中国特色,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课标要求 1.了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解体原因。 2.掌握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及阶级矛盾。 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阐明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表现,理解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特点及阶级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二)难点 1.理解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及对社会形态演变的决定性作用。 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热点问题背后的阶级本质,如2025年全球治理分歧(如AI伦理争议、移民冲突)等。 3.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 三、学习疑点、易错易混点、高考考点 (一)学习疑点 1.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是否就是理想社会?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能否避免? (二)易错易混点 1.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2.在氏族制度中,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3.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三)高考考点 1.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特点及阶级矛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学习,对不同社会形态有初步了解,但缺乏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理论分析能力。 2.认知特点: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升,但仍需借助具体案例理解复杂理论,如2025年AI伦理争议、英国移民抗议等热点事件。 3.现实关联:学生对数字经济、社会不平等(如全球60%人口不满现状)等热点有兴趣,但难以将其与阶级社会演进规律建立联系。 五、问题导学及自主预习单 阅读教材P1-P10,完成以下知识填空: 1.原始社会的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_____阶段,也是_____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_____为生。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_____时代,原始_____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_____变为_____。 3.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_____劳动,_____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_____的关系,_____分配劳动产品。 4.私有制确立的标志:_____变成私有财产。 5.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_____并完全占有_____;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_____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_____资料。 6.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_____,通过_____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_____。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_____,工人不得不出卖_____,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_____。 思考: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更替的原因及动力是什么? 预习教材后,提出1-2个困惑,如“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剥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合作探究及质疑 (一)议题式教学 1.以“人类社会演进的密码”为总议题,设置以下子议题: 2.原始社会为何解体? 3.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在哪里?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体现? 5.资本主义能否克服自身矛盾? (二)情境探究法 结合2025年时政素材进行分析: 展示2025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