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评价卷 满分:9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一些物体质量的估算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000 mg B.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g C.一瓶500 mL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600 kg D.一只鸡的质量约为10 kg 2.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10 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应该( )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调游码 C.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 g的砝码 D.直接记录结果为10 g 4.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5.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 kg 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于0.5 kg B.小于0.5 kg C.大于0.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6.李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7.一捆粗细均匀的铝线,质量为2.7 kg,铝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铝线的长度为(ρ铝=2.7×103 kg/m3)(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B.三种物质中c物质的密度最小 C.b物质可能是水,三种物质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2 cm3a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与10 cm3b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 相等 9.有甲、乙两个金属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4,体积之比为V甲∶V乙=1∶2,则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等于( ) A.2∶5 B.5∶2 C.8∶5 D.5∶8 10.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已知三者中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分别制作成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并在空心部分加满水,请问总质量最大的是( ) A.铜块制作的球 B.铝块制作的球 C.铁块制作的球 D.一样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4分)在“探究物体形状、物质状态对质量是否有影响”的活 动中: (1)小红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多次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测出它的质量。这步操作是为了探究 对质量是否有影响。小花则用小刀把橡皮泥削切成不同形状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她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得出形状对质量有影响的结论,理由是 。 (2)把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烧杯仍放在托盘上,在冰熔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天平依然平衡,说明 。 12.(7分)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甲 乙 丙 (1)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中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