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知导入 从“爱的回忆———体味亲情”导入新课 妈妈为我准备晚餐,照顾我的衣食住行。 爸爸接送我上学,放学,辅导我学习。 父母辛苦工作,努力让家里生活更好…… 我努力学习,回报他们的关爱。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孝敬父母,关爱长辈…… 我的发现: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爱是双向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P31) (统编版2024)七年级 上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 四 课 幸 福 和 睦 的 家 庭 4.2《让家更美好》 01 素养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分享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学习收获 07 自主学习 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通过体味家中亲情之爱,了解家庭中亲情表现形式的不同。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 01 02 健全人格:通过探讨“为你好”的爱,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03 责任意识:通过探讨“传承家庭之爱”“建设家庭我担责”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解决问题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自主学习 阅读P30-32正文,独立思考,在课本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A B 如何传承家庭美德?P32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P30-32 A1.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A2.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A3.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A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探究分享 爱的考验———呵护亲情 我会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耐心沟通和交流。学会和家人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探究分享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探究《论语》和《礼记》中关于“孝”的含意,分享一下你在 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做法? 《论语》:“孝弟” 中,“孝” 指对父母的孝顺,“弟”(tì,通 “悌”)指对兄长的敬重;“仁” 意为仁爱、仁慈,是道德修养的最高追求。 《礼记》:“尊亲” 不仅是物质赡养,更侧重精神上的敬重与让父母获得尊严;“弗辱” 指自身言行端正,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过错蒙羞;“能养” 则侧重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三者体现了传统孝道从精神到物质的递进要求。 探究分享 让爱生根———传承美德 探究分享 1.礼貌待人: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 2.独立自主: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 3.诚实守信: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诚实是立身之本。 4.节俭不浪费:教育孩子珍惜食物和资源,不浪费任何物品。 5.热情助人: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6.坚持毅力: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7.勇于担当:做错事情要主动道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8.积极认知: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 9.感恩心态:教育孩子感恩每个对他好的人,培养感恩的心态。 传统家庭美德 让爱生根———传承美德 探究分享 让爱升华———责任担当 1、周末你在家中,为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