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 通过阅读地形图,能够识别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能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上一些大的地形区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五种地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2. 了解主要海底地形的分布。建立世界海陆分布大势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3. 通过介绍洋中脊的发现过程,加强对学生进行海洋科学教育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类型 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温故知新 地形类型的判读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陆地地形 海拔 地面 起伏 200m以下 500m以上 无 500m以上 200-500m 起伏很小 平坦广阔 内部和缓 边缘陡峭 中间低 四周高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 海平面 依据下图,判断地形类型,并说出理由。 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阿尔卑斯山地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世界主要高原 高原的分布特征 世界上的高原分布面积较广。 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平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 米以下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平原。 东北平原 东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马孙平原 密西西比河平原 课程引入 知识讲解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基本概念 一 陆地地形 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缓和 帕米尔高原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 亚马孙平原 平原的分布特征 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Amazon plain 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表起伏缓和 托斯卡纳丘陵 中间低四周高 柴达木盆地 陆地地形 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高而平”“高而陡” “低而平”“低而缓” “中间高,四周低” 海拔范围 共同点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00米 >500米 >500米 <500米,相对高度<200米 没有高度限制 地表起伏小 地表崎岖不平 低而平 高而平 高而陡 低而缓 四周高,中间低 填一填 亚洲 地形特征: 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蒙古高原、昆仑山脉等。 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 非洲 地形特征: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主要地形区: 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 欧洲 地形: 地形以平原为主。 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大。 地势: 南北高,中部低。 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北美洲 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东部是低矮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东西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大。 地势: 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 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高原为主。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地势: 西部高,东部低。 大洋洲 地形: 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地势: 东西高,中部低。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南极洲 地形特征: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冰雪高原”。 主要地形区: 南极高原、南极山地等。 认识海底地形类型 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认识海底地形类型 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洋中脊 海沟 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 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特点: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是近海渔场、海底油田和天然气田分布区。 大陆架 大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