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7272

2.3 水的沸腾 课件(2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51937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沸腾,课件,21张,PPT,教案,素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认识到沸腾时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明确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的汽化现象,以及它们的异同点。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培养连续观察、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对比蒸发与沸腾,发展比较、辨析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能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按步骤完成水沸腾的实验;学会观察并记录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能根据记录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激发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操作意识;通过了解蒸汽机的发明故事,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水沸腾时的温度(100℃)及沸腾时的现象;理解沸腾时“白气”的本质。 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进行实验操作;理解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提出思考问题:“炉火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沸腾了,冒出大量的‘白气’。水在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白气’?‘白气’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二)知识探究(25分钟) 明确实验任务:小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认识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介绍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讲解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加热;介绍酒精灯的构造(灯芯、酒精、灯帽等);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中及结束后不要马上触碰器材,以免烫伤;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讲解温度计使用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可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进行实验并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按照正确方法使用器材加热水。 观察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测量并记录不同时间的温度(如初始时、1分钟、2分钟……),填写记录单(示例温度:25℃、35℃、50℃、70℃、95℃、100℃……)。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规范操作并及时记录。 (三)研讨总结(7分钟) 研讨1:“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温度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 学生结合记录单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就会出现沸腾现象。 研讨2:“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四)拓展提升(3分钟) 介绍:用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成为早期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讲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时候看到水壶烧开后壶盖被顶起,好奇探究,长大后经过多次实验改进了蒸汽机,让水蒸气推动机器运转。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奇妙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相关资料。 (五)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水沸腾的特点 温度:达到100℃ 现象:水翻滚,产生大量“白气”(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 |蒸发|均为汽化|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 |沸腾|均为汽化|液体表面和内部;100℃(沸点);剧烈| 应用:瓦特改良蒸汽机 (六)课堂练习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