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7657

16.1.1 电阻--2025-2026学年沪科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同步课件(42页PPT)

日期:2025-09-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962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1,全册,PPT,42页,课件,同步
  • cover
(课件网) 16.1.1 电阻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6.1.1 电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精准阐述电阻的概念,清晰解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牢记电阻的单位欧姆(Ω),熟知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及其换算关系(1MΩ = 1000kΩ,1kΩ = 1000Ω)。 深入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明确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并能运用这些因素定性分析电阻大小的变化情况。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科学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环节,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实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通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这是理解电阻相关知识的基础。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解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后续学习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二)教学难点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受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影响,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实验变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从微观角度解释电阻产生的原因以及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影响电阻大小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物理模型,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段电路,其中包含电源、开关、小灯泡和不同材质、规格的导体(如镍铬合金丝、铜丝、长短粗细不同的同种金属丝)。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提问学生:“为什么接入不同的导体,小灯泡的亮度会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电阻。 提出问题:“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的大小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它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5 分钟) 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通过类比水流在管道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帮助学生理解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受到的阻碍,从而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Omega\)。列举一些常见的电阻值,如实验室常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有\(5\Omega\)、\(10\Omega\)等,人体的电阻一般在几千欧到几万欧之间,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