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4年,第38界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条运河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在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及旅游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导入新课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1.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 2.结合史料,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3.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4.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基本线索,认识封建国家再次由统一陷入分裂的史实。 隋唐时期(公元581———公元907年)包括隋朝、唐朝两个朝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分裂之后形成的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 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出现; 经济上,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赋税制度变革创新,海陆丝绸之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思想文化上,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唐朝奉行三教并重的政策,思想自由宽松,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阶段特征】 一、隋的兴亡 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 立 者 都 城 隋朝的统一 意义 时间 标志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589年 581年 长安 杨坚 隋文帝灭掉陈朝 广设仓库 兴建两都 开通运河 东都洛阳 一心:洛阳 二至:北 南 三点:涿 洛 余 洛阳 涿郡(北 京) 余杭(杭州) 四段:永 通 邗 江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海 黄 淮 江 钱 海 河 黄河 淮 水 长 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冀 鲁 豫 皖 苏 浙 冀 鲁 豫 皖 苏 浙 一、隋的兴亡 汴河怀古二首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看待问题角度: 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唯物史观 重点探究: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北京),向南到余杭(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①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控制。 ②评价: 利: ①政治:贯通南北,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经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文化:促进了南北方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②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灭亡。 重点探究:隋朝大运河 问题: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结合皮日休的两首诗评析隋运河的开通的影响 隋末农民起义和李唐代隋 李密 李渊 618年,隋炀帝被杀,隋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一、隋的兴亡 探究:隋朝的灭亡 问题2:为什么“盛极一时”的隋朝,却又“短命而亡”呢?启示?为大唐繁荣奠定哪些基础? 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下江南一共建造了5000多艘船,带了十万多人共赴故乡。隋炀帝所建造的船都不是小船,有的船有四五层高,极个别的船上面还装饰的富丽堂皇。 经济: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军事:穷兵黩武,滥用民力; 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1.结束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