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开学的准备》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开学的准备 学科 心理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一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二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开学的准备》这一章节围绕学生开学前的状态与准备工作展开,结构清晰,由多个板块构成。“天真屋”通过讲述小刚在开学前几天的不同表现,如开学前三天还在玩海盗船游戏,前两天在游泳,前一天开始看书,开学当天着急补作业 ,生动地呈现了部分学生在开学前的状态变化,为后续讨论提供了具体事例。 2.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认识到开学准备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PPT 课件、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制作包含时间体验活动视频、故事动画、亲子分享示例等内容的 PPT 课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珍惜时间的儿歌、动画短片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过程目标:学生能够清晰描述开学前应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如文具、书本等)和心理准备(如调整作息、树立学习目标等),并学会合理规划开学前的时间。 结果目标:理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 的含义,知道时间的宝贵。能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素养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开学准备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 “小刚的图片” 活动、小组讨论、故事分享等环节的参与积极性,包括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认真记录、积极发言等,由教师进行评价。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如 “开学前的准备?”,了解学生对时间概念和习惯的培养,由教师评价。 实践应用评价:让学生分享 开学准备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习惯养成评价:在课后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习惯等,通过家长反馈和教师观察进行评价。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全面了解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准备,以及学校层面的准备;通过讨论和分享,认识到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方法。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将开学准备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学准备;帮助学生克服开学前可能出现的焦虑、拖延等不良情绪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体验式学习:组织观看 “小刚图片” 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开学前准备的必要性。 故事引导:通过讲述小刚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从中领悟开学前可以准备的事项。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事情排序、分享生活中珍惜时间的方法等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家校合作:通过亲子分享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学生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师: 展示与开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学校大门、新书、文具等,引发学生对开学的联想。提问:“同学们,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在开学前都做些什么准备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有趣的图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本节课关于开学前的准备主题。 二、天真屋:开学前的小刚 1.展示教材中“天真屋”的内容,让学生观察小刚在开学前几天的不同表现。 2.提问:“小刚在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