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不当小马虎》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不当小马虎 学科 心理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六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二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围绕“不当小马虎”这一主题,构建起系统且富有层次的内容体系。教材通常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故事作为开篇,如描绘小朋友在考试、收拾书包、做游戏等场景中因马虎而犯错的故事,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对马虎行为的关注和思考。 2.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生动的事物理解较快,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PPT 课件、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制作包含时间体验活动视频、故事动画、亲子分享示例等内容的 PPT 课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珍惜时间的儿歌、动画短片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过程目标:学生需要了解马虎行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常见表现,明确马虎并非小问题,而是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结果目标: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帮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迅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切实解决因马虎带来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要求。 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负责的价值观,体会到认真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和积极影响,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当看到他人因马虎犯错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给予帮助和鼓励。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 “天真屋小马虎丁丁” 活动、小组讨论、故事分享等环节的参与积极性,包括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认真记录、积极发言等,由教师进行评价。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分享,你是不是小马虎?由教师评价。 实践应用评价:让学生分享细心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习惯养成评价:在课后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家长反馈和教师观察进行评价。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一些实用的避免马虎的方法,如认真审题、仔细检查、制定计划等,并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逐步提高做事的认真程度和准确性。 学习难点:不断强化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掌握避免马虎的技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体验式学习:组织观看 “天真屋” 活动,让学生换位思考。 故事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不马虎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通过情景说说你的做法。 家校合作:通过亲子分享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们,森林之王是谁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虎”)在草原上奔驰的是什么动物呀?(教师还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马”。)哪个聪明小朋友能将这两种动物合成一个词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马虎”)你们喜欢老虎吗?大马喜不喜欢?既然这两种动物都喜欢,那肯定也喜欢马虎罗? 引导猜谜与板书:通过询问森林之王和草原动物,引导学生猜出“马虎”一词并板书。利用学生对动物的熟悉和兴趣,以猜谜形式开场,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马虎”这一主题。 二、天真屋 活动一、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1.出示图一:作业本交错了 2.出示图二:美术工具忘带了 3.出示图三:试卷忘写名字了 (观察并说出图片内容后都让学生说说你自己有没有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啊) 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依次展示作业本交错、美术工具忘带、试卷忘写名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