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8371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872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语文,PPT,20张,上册,九年级,14课
  • cover
(课件网) 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律诗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体会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3.培养乐观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读诗歌,读准字音,划分节奏(包括题目)。 思考本诗的语言特点和体裁? 读诗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七言律诗 四联,押韵, 颔联、颈联对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自小聪明又勤奋,十几岁时吟诗作赋便颇有名气。21岁第一次参加科举,便一举中第,考中进士,在那个“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时代,可谓年少有为。 之后,他连登三科,仕途顺利。30岁就任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员或者中央纪检委书记 。 别人三十而立,刘禹锡三十可谓登顶人生巅峰。 读作者、读背景 这时候正是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不久,整个国家表面上一片平静,实则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正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皇权衰弱的不利局面。唐顺宗即位后,以王叔文、王伾(pī)为首的东宫旧臣开始进行改革,想帮顺宗夺回权力,史称“永贞革新”。正值壮年、踌躇满志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加入了改革的队伍,成为了革新集团的核心力量。 他们摩拳擦掌,大刀阔斧,着实给朝廷带来了一番新气象,但也马上遭到了宦官、藩镇的强烈抵制。这场敲锣打鼓、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仅进行了146天,就失败而告终了。 仅上位8个月的唐顺宗被迫禅位,王叔文被赐死,王伾(pī)被贬后郁郁而终,而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位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皆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做司马(无实权的闲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从此,刘禹锡开启了贬谪生涯,由于他不屈的个性、爱怼的性格,每次有机会回京,都管不住自己爱吐槽的嘴,以至于不断被贬,前后一共被贬23年,荣登古代文人被贬时长排行榜第一。 826年,在如今已是宰相的好友裴(péi)度的帮助下,54岁的刘禹锡终于结束了自己长达23年的被贬生涯,奉诏回京。走时意气风发,归来鬓白如霜。 途经扬州时,遇到好友白居易。白居易为他鸣不平,在酒宴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方面赞扬了刘禹锡的才情;另一方面对刘禹锡的曲折遭遇表示了同情与不平。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歌题目是何意思?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扬州”:相逢的地点在扬州。 “初逢”:初次相逢。 “席上见赠”:宴席上赠诗给“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读题目、读注释 面对自己这二十三年的遭遇,面对白居易的深切痛惜,刘禹锡在回赠的诗中又流露出哪些情绪?结合具体字、词、句分析。 读意象、读手法、读画面、读情感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读意象、读手法、读画面、读情感 被贬23年,这其中的艰难与心酸不言而喻,但刘禹锡从未因此放弃摆烂,一直以“豪”字贯穿始终。 每次到被贬之地,他都积极做实事,比如兴学重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