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包括会认字、多音字以及新偏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四季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多音字和新偏旁的学习。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四季的特点和魅力,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1.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和用法,以及新偏旁的识记和运用。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特别是笔画的顺序和占位,以及字形的整体美观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季节的象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2.教师介绍掌控四季变化的魔法师,让学生化身魔法小精灵和魔法师一起探索四季的奥秘! 任务一:魔法入门,生字探险 过渡:现在我们即将跟随魔法师的脚步踏入神奇的魔法世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惊喜。现在,让我们开启这场生字探险之旅,一同探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奥秘与魅力。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轻轻揭开这扇神秘的大门,开始我们的冒险之旅吧。 1.跟着音频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书中的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3.认读词语。 (1)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 小鸟 说话 是非 春天 青蛙 夏天 看着 顽皮 轻轻地 就是 冬天 (2)区分12个生字中的翘舌音、三拼音节、后鼻音。 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例:虫+土+土=蛙;土+也=地。 (2)猜字谜。三人看日落———春。 (3)字义理解。青:“青”的本义是草木的颜色。 5.学习多音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后认字表中的蓝色字“地”,教师提示:“地”是多音字。 (2)联系《天地人》一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多音字:“地”在《天地人》一课的“天地人”中,读成dì,在本课“顽皮地说”一词中读成“de”。 (3)学生认读两组常用词语“地”的两个不同读音的组词: 大地(dì) 地(dì)点 悄悄地(de) 高兴地(de)。 (4)填空练习:小红悄悄地(de)从床上跳到地(dì )上。 6.认识偏旁。 引入:课后认字表中还标注了3个新偏旁,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带言字旁(讠)的字多与说话有关;甲骨文字形“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 (2))地:提土旁。通常与土地或建筑相关。如地、墙、塔 等。 (3)折文与生字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冬、夏”两个字的相同点,从而识记该偏旁。都有“夂”,叫做折文。折文旁,像一只朝下的右脚形,表示到来的意思。引申为迟疑退却,到来缓慢之意,属于用脚或与脚有关的范畴。 (4)易错区分: 例字:冬、夏、条。反文旁的横和撤是分开的。例字:放、故、收 7.游戏练习巩固。 任务二:四季奇遇,词语寻宝 过渡:在时间的长河中,四季轮回如同大自然的乐章,每个季节都蕴藏着独特的宝藏。现在,让我们跟随魔法师,一起去追随季节的足迹,展开一场词语寻宝的奇妙之旅。无论是春的花开,夏的清风,秋的丰收,还是冬的静谧,都将是我们探寻宝贵词语的线索。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穿越四季,发现那些隐藏在时光中的珍贵词语。 1.自读课文。(1)本课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也分段,诗歌的段有自己的名字,叫“小节”。请你自读课文,给课文的小节标上序号。 (2)教师借助课件展示正确的小节划分,学生核查自己的标注并订正。 (3)这四小节分别写了哪四个季节?哪些景物? 预设:春、夏、秋、冬;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4)认读叠词。 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①小组交流说发现:加点的词是叠词,说出了事物的特征。 ②教师指导朗读:出示小草、荷叶、谷穗的图片,学生感受它们的样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