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970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专题23:七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练习)(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10-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360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对比,学生,练习,精练,阅读
    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3:七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 一、(24-25七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班级开展“古代文人生活志趣”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材料二】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材料三】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峁山②。有人遗③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④。鹤轩翥⑤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⑥?”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卷网-)【注释】①支公:名道林,东晋高僧。②剡东峁山:山名,在今浙江省。③遗(wèi):赠送。④铩:摧残。翮:羽毛的茎状部分。⑤轩翥:飞举的样子。⑥近玩:亲近的玩物、宠物。 1.阅读【材料三】,完成下列任务。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少时翅长欲飞 (2)“少”有两个读音,分别为“shǎo”和“shào”。请你借助“小贴士”,确定文中“少时”中“少”的读音,并说明理由。 【小贴士】少(shǎo)时:不久、少(shào)时:小时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鹤轩翥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 3.读上面的三则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1)从托物言志的角度去理解,【材料三】中支公对待鹤的态度也体现出了他的生活志趣。请你结合文章,探究一下。 (2)王维、卖油翁和支公面对问题(如人生困境、他人质疑、内心矛盾等)时,他们的应对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认同哪一种?请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说明理由。 二、(24-25七年级下·山东济南·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乙】 记游定慧院① 苏轼 黄州定慧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于其下。今复与参寥②及二三子访焉。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③。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角,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入何氏竹园。时何氏方筑亭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节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释】①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本文作于元丰七年。②参寥:苏轼的朋友。③第: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文人墨客对竹子情有独钟,两位作者都在自己诗文中选用竹子这一意象来表达志趣。 B.【甲】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平淡自然,信手拈来,营造了“诗中有画”的优美高雅意境。 C.“明月来相照”运用比喻,把倾洒银辉的明月当成朋友,显示出诗人巧妙而独到的想象力。 D.【乙】文按照游踪顺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东小山、尚氏之第、何氏竹园游玩的见闻感受。 5.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何氏方筑亭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7.结合诗歌内容,从诗人形象和周围环境角度展开想象补全对话。 荔: 小夏,太不可思议了!我竟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