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入新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事件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渡江战役胜利 为什么原先弱于对手的中国共产党会取得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最后胜利?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土地政策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解放区的土地政策。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阅读教材,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调整土地政策呢 其目的是什么 如何调整的 (1)原因: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要求,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2)调整土地政策的目的:充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3)调整方法:把原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 (1)时间:1947年 (2)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具体办法: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公开举起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旗帜,猛烈冲击着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阅读教材思考:解放区土地改革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互动新授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1)美国资本不断入侵: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发动内战,致使美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阅读教材第127页“相关史事”,概述一下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的表现。 (2)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垄断经济,挤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货币崩溃金融混乱: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4)国民党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 互动新授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 千里跃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因此第一年主要战场在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式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我军处于战略防御;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作战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互动新授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 千里跃进大别山。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战争,歼敌100多万,国民党军队主力深陷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使敌我力量发生了有利于解放军的变化,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互动新授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 千里跃进大别山。 阅读教材,分析人民解放军什么时候转入战略进攻作战 目的和标志是什么 (1)时间:1947年夏。 (2)目的: 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3)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