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人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湿地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分)某同学调查正方形样地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用五点取样法取样,如表为各样方的植株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同学需要改进的是( )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数量(株) 1 0 0 1 0 A.适当增大样方面积 B.适当减少样方数目 C.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改变计数方法 3.(2分)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品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获得的资源减少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C.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D.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4.(2分)在南海某岛(该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上迁入一些农户,如图曲线表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形曲线 B.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当人口数量接近n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该现象与生态环境有关 5.(2分)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土壤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6.(2分)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1974﹣1977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的是( ) 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D.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7.(2分)为研究某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多样性,研究人员在1月到12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定点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 B.趋光性昆虫种群密度4月份最大 C.趋光性昆虫物种丰富度5月份最大 D.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8.(2分)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B2=A×(10%﹣20%) B.A=F+B1+C1+D1+E1 C.A﹣(B1+B3)=C1+C2+C3 D.C3=B2×(80%﹣90%) 9.(2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同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 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10.(2分)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